跨越社區的社區劇場──新竹縣聯合社區劇場的想像與實踐

Post date: Apr 16, 2013 7:42:00 AM

文/曾令羚(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暨劇場講師)

「社區劇場」,一定要以「社區」為單位嗎?今年在新竹縣,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別闢蹊徑、為社區劇場的實踐開啟了新的思維與作法。


社造與社區劇場的核心價值

近五、六年來,在文建會社造政策的推動和支持之下,社區劇場成為全台各縣市社區營造工作的「基本款」;儘管不同縣市或地區操作社區劇場的方式各有殊異,戲劇活動運用於激發社區創意、提高團體動力、尋找地方特色故事與凝聚在地認同等方面,的確有實質而令人驚喜的效益。然而,回歸到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培力」(empowerment)來檢視百花齊放的各種社區劇場,透過「提問式、對話式教育」,將劇場的權力交給居民,以民眾劇場做為實踐的方法,應是較能夠體現社造價值的一種社區劇場取徑。

社區劇場所稱的「社區」,是一種「共同體」的概念;社區劇場所要實踐的目標,是從「人的改造」擴散到「社會的改造」。民眾在社區劇場過程中,從個人意識的覺醒轉化為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覺察和行動,劇場的參與者是否具有共同基礎,是社區劇場能否邁向公共化的必要條件。


計畫型社區營造的限制

值得觀察的是,在政策績效的量化要求,以及行政業務的便利性、可執行性的考量之下,政府委託或補助計畫所操作的社區劇場(或其他社造工具),對「社區」的認定標準,往往侷限於補助經費可合法撥給/核銷的社區發展協會、或立案的民間團體。「共同基礎」被簡化為「同一社區發展協會」,不只窄化了公共議題的討論視野,更有甚者,長期的社造資源挹注於個別社區、以及相伴產生的競爭關係,還養成了社區彼此之間矛盾不相讓的山頭主義。

從社區劇場的實務操作面來反省,我們做為社造計畫的執行團隊,單一社區的劇場培訓雖有組織動員的優勢,利於工作坊招生、連續的課程執行及戲劇成果展現,但是,社區劇場公共性的實踐,往往受到民眾對於社區的地域性想像所限制。


聯合社區劇場的視野

本中心連續三年接受新竹縣文化局的委託,培訓和輔導新竹縣社區劇場的發展,今年度社區劇場培力計畫的重點之一,在於建立新竹縣社區劇場家族的點線面串連基礎,與文化局及社造中心近年所推動的新竹縣六大文化生活圈-區域型社造計畫源自於相同概念,期望以地理性或議題性的相近關係,串連數個具有社造經驗的進階社區及周邊具有潛力的初階社區,以網絡的連結,提升同一區域的社區或社群對於公共議題與地方發展願景的思考視野。

因此,在社區劇場據點的遴選和培訓課程的設計,我們特別考慮劇場家族建立的未來性和持續發展。同時,本年度的社區劇場培力計畫取消了社區自主提案執行與輔導內容(第一、二期計畫均須輔導參與劇場的社區撰寫並執行社造小額補助計畫案),提供了本計畫更寬廣的想像及執行的彈性空間。基於上述的考量,並與社造中心及文化局溝通之後,我們大膽地讓社區劇場的實踐突破過去單一社區的培訓模式,以區域聯結的核心概念,邀請具有共同議題並相鄰的四、五個潛力社區加入聯合劇場的工作坊,目的是:

(一) 以社區劇場擅長的對話性、互動性、以及信任感的營造,來打破個別社區互相競爭、缺乏了解的山頭主義。

(二)讓社造資源的分配趨向合理化及公平化,避免因計畫經費限制及業務化的成果要求,讓社區劇場培訓機會集中於少數一、兩個組織較為成熟的社區。

(三)讓組織尚未成熟的社區,經由門檻較低的聯合社區劇場工作坊,參與長期且完整的社造培訓課程,增加社造技能與理念的認識,並透過工作坊成員間的互動學習,提高參與者對議題的覺察力及行動力。


挑戰與突破

然而,我們所提出的聯合社區劇場立意雖佳、且具突破性,但在實際執行時面臨不少重大的挑戰:如何選定據點?邀請哪些社區加入?如何穩定社區的參與意願及出席人員?

要處理這些問題,需要對在地組織、議題及資源有足夠了解的社造中心與劇場執行團隊協同進行。我們與社造中心討論過後,聯合劇場據點有兩條路線可以考量:(一)以既有的劇場社區往外串聯擴散,邀集鄰近有興趣的社區參加聯合劇場,而這些社區已有共同關注的議題或參與區域型社造計畫的基礎,可經由社區劇場看見彼此的差異及共同願景,例如關西鎮的北山、仁安、大同、西安、東興等社區。(二)鮮少接觸社造知識及資源,對社區營造概念與方法較陌生,需要特別輔導開發的區域,例如今年社造基礎培力課程重點培植的新豐鄉,而新豐鄉內又有98年參與社區劇場培訓的中崙社區,99年培訓的竹北市泰和社區也與新豐鄉相鄰,可嘗試在此推展聯合社區劇場。

選定目標區域之後,我們於關西及新豐地區分別舉辦「社區碗公會」,邀請社區帶來地方特色美食與大家分享,熟絡社區彼此的情誼、認識社造中心與劇場執行團隊的角色、建立民眾對集體文化活動的期待。接下來,由劇場講師帶領與會居民進行社區劇場活動體驗與課程說明,確認社區加入聯合劇場的意願,並請參與者回到社區邀請伙伴參加後續定期進行的社區劇場工作坊。

課程初期遇到的挑戰是:聯合劇場課程缺乏社區集體約束力,而且部分社區對於社區劇場活動的認知不同,尚未了解社區劇場與社區營造的關聯及價值意義,出席人員不穩定。針對這些困難,除了課前溝通提醒、了解居民生活文化及地方活動狀況、協請社造中心對社區加強說明之外,我們也將安排社區訪視及居民家戶拜訪,透過走進社區、參與居民勞動生活、在居民生活場域中進行訪談,了解居民對社區營造及聯合社區劇場課程的想法與反應,做為劇場課程設計之參考。

社造政策所推動的社區劇場發展已超過五年,兩者著重於民眾參與、培力賦權的核心理念是相同的,但在社造計畫所扶植下的社區劇場,不免受到社造業務化、地方特色觀光化的沉痾所影響,窄化了公部門及民眾對社區劇場的期待和想像,以展演社區故事、培訓社區表演人才為成果目標。在與文化局和社造中心長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基礎之下,我們在新竹縣所進行的聯合社區劇場嘗試,企圖在社造計畫的架構內,為社區劇場開創一個趨近於公共化的實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