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彎曲的道路──
記新竹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Post date: Apr 16, 2013 7:39:23 AM

文/曾令羚(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

為了在新竹縣社造博覽會中介紹我們這兩年推動社區劇場的歷程,我得製作一支小短片在展覽中播放。雖說是影片,以我的技術所能做到的,不過是場投影片輪播秀罷了。花了一些時間瀏覽照片和構思腳本,當中心的雙人標誌在新竹縣的地圖上出現,沿著我們拜訪過的鄉鎮逶迤前進時,「唰、唰、唰」,好多畫面自動從腦海中跳躍出來。

這兩年我們走過了10個鄉鎮、將近20個社區,每一場進入社區的說明會、劇場體驗或是和居民的訪談,彷彿都歷歷在目。人們在自我介紹時所說的話語,豐富了我們對這個社區的想像。社區的人如何生活?如何組織群體?他們在意什麼?談話中透露了什麼煩惱、擔憂?社區的活動和人文歷史、獨特景觀多麼讓他們引以為傲……,在在都是我們認識社區的線索。

社區劇場需要透過一段時間的互動和穩定出席的參與者彼此激盪,人的質變才有機會慢慢發生。因此,並非所有我們拜訪的社區都有興趣、或是擁有足夠成熟的條件,參加為期3個多月的劇場培訓。兩年來,新竹有四個不同的社區跟我們合作進行社區劇場工作坊,讓我們有機會看到不同族群、不同聚落型態的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軌跡。去年,竹北社區在劇場中探討婦女參與社區工作與兼顧家庭角色期待的兩難;另一個在新豐鄉中崙村的社區劇場,以年長婦女為主的參與者表現了客家傳統聚落的生活樣貌,尤其是道出了許多客家女性身為童養媳的共同記憶,令在場觀眾為之動容。

竹北市泰和社區和五峰鄉和平部落,是今年新竹縣社區劇場的兩個示範據點,社區的議題跟以往截然不同,進入社區/部落工作的經驗也帶給我們更多的刺激和省思。

泰和社區位於竹北市的東北端,隔著鳳山溪與湖口營區相望,居民原以務農為主要營生。60年代,泰和工業區規劃之後,飛利浦、RCA等外商以及本地的台元紡織、東華合纖紛紛在竹北設廠,改變了農村地景,也吸引了許多青年和婦女投入勞動大軍。外商關廠、遷廠後,中高齡的勞工被資遣,繼之而來的是,電子工廠公害汙染的問題被揭發。這些從居民自身經驗說出的社區變遷,是一本活生生的村史。從農業過渡到工業生活,變更的不只是個人的生計來源,還有社會分工的日趨精細而單一、跨國資本的流動、人與土地的親疏關係轉變、婦女經濟自主之後家庭中地位的改變……。種種個人生平的變遷反映了大環境、大社會的歷史議題。我們與居民透過劇場為中介,在個人生命史的訴說、重整過程中,找尋凝視社會的視野。

我們也在和平部落與泰雅族朋友進行劇場工作,那是重新認識群體差異、跨越人我溝通障礙的經驗,說起來好像在做人類學的田野調查,部落的劇場真有幾分這種味道。雖然課程時間的規劃是在週六和週日兩天、各進行三小時,但我們每週末住在部落,與族人在劇場課程之外的互動和談話、參與他們的勞動,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劇場工作坊。部落劇場的集體創作過程,除了劇情的發展,更多的是傳統生活實作的回溯、重現,例如:用身體回憶織布的工序、吟唱記錄工序的歌謠、製作每個工序所使用的特殊工具。從民眾生活的實作經驗之中,我看到社區劇場萌發自文化土壤,獨特而動人的魅力。

我常會想起,尋訪社區時經過的那些彎曲的道路,雖不至於披荊斬棘,卻是摸著石頭過河,邊做邊學;這兩年與新竹社區工作的經驗,我們在培力社區,同時也培力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