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社區劇場---環境與我們的偶然相遇

Post date: Apr 16, 2013 7:48:39 AM

文/蕭於勤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專員)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多年來深入社區的劇場工作從不間斷,今年, 我們在桃園縣進行的社區劇場工作有二個重要的突破:一是直搗大桃園地區工業發展背後嚴重的環境問題,與民眾一起運用大傀儡的巨型 視覺放進柔腸寸斷的現時生態環境中,引發人們對環境議題的思考; 二是劇場參與者除了社區居民外,更連結了桃園縣在地的兩所高中學生,讓劇場和環境議題的探索工作向下紮根,從高中孩子的眼睛來看 桃園的發展。

桃園縣新屋鄉與觀音鄉是一個田邊有埤塘水圳,海邊有千年藻礁的地 方,聽起來像是個生物的天堂 。但是實際的狀況卻不是如此。四 五十年前,在海邊摸蛤蠣、烤海鮮的小朋友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先是發現海邊的蛤蠣竟然變成了綠色,接著連綠色的蛤蠣都消失了,只留下寂靜的沙地、與死氣沉沉的拍浪聲。

造成這樣後果的是工業區的聚集與人們對環境改變的無感與冷漠。

於是我們有了【山海相遇。活水之聲】桃園縣環境劇場紮根計畫。我們在工作坊中想找回的,是兒時童年對環境的記憶。我們想在工作訪 中喚起的,是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與行動。

這次,我們決定用大偶的製作,來引發地方居民集體的參與與行動。 用大偶象徵性的呈現,來表達我們一同守衛環境的決心。

我們一方面在靠山區的大溪高中與至善高中播下環境保育的種子,讓高中的學生也意識到環境的改變。一方面則與靠海邊深受工業發展與環境改變所苦的新屋鄉永興社區居民,一同思索喚醒環保意識的行動。

▲高中的同學們正用兩人柢一棍的練習,訓練專注力與兩人間的協調合作。
▲高中的同學們正用兩人柢一棍的練習,訓練專注力與兩人間的協調合作。
▲傅子豪老師引導同學們說說居住環境的變化。
▲永興社區的戲劇工作坊可是三代同堂,老中青三世代共同參與的喔!!
▲在工作坊中藝名為喜鵲的大叔,一邊抱怨好幾十年沒畫畫,一邊卻畫出這麼精彩的大偶設計圖,讓圍觀的社區小朋友看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