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竹北市「竹北社區」在劇場中探討婦女參與社區工作與兼顧家庭角色期待的兩難。
新豐鄉「中崙社區」的長者們表現出客家傳統聚落的生活樣貌。
99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竹北市「泰和社區」的居民一起挖掘了聚落變遷、產業更迭過程中的民眾歷史。
五峰鄉「和平部落」的泰雅族人,在傳統生活實作經驗的回溯之中,看見部落產業文化和在地知識傳承的共同期待。
100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關西聯合社區」劇場,以鄉鎮圖書館為地方文化中心,連結地方民眾進行劇場活動、分享在地生活故事與討論社區變遷。
「新豐聯合社區」劇場,以聯合劇場工作坊突破新豐地區鮮少參與社造計畫的封閉經驗,坡頭社區的居民梳理出海濱村落的農漁兼業生活軌跡,瑞興社區的老人家們用老故事和農具述說他們與土地依存的情感。
101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泰和社區」參加進階劇場培訓,透過社區踏查、繪製社區文化地圖,集體討論社區生活的變化、凝聚新舊社區成員的情感。
竹東鎮「二重埔」的農民,透過農民劇場共同梳理農民與土地的情感、土地徵收政策對社區居民的衝擊。透過環境劇場的展演,讓外地民眾認識二重埔的良田美景、以及老農們堅持守護家園的意志。
102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芎林下山「客家武獅團」在劇場中回顧六十年前由農村轉型工業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打獅師傅被迫中斷武獅武藝的故事,發展成一齣融合現代劇場與傳統表演文化(客家武獅)的劇場演出。
湖口「湖南社區」居民,在劇場再現軍營圍牆裡外的軍民互動故事,及省籍包容的共生生活。
竹東鎮「三重埔」一帶的農民,透過農民劇場共同梳理舊時農村農作景象、農民與土地的情感。透過環境劇場的展演,讓外地民眾認識三重埔的良田美景、以及老農們的土地智慧。
103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竹東「中山社區」的居民將曾盛極一時的竹東林業生活記憶故事融入鎮上的歷史街角和環境,展演一齣環境劇場,帶領觀眾進入竹東鎮繁華的林業歷史光廊。
尖石「馬里光部落」五月桃媽媽透過劇場呈現泰雅部落從自給自足的農業生活、至平地謀生不易、重返部落山林種植五月桃並發展出另類的合作經濟模式,呼應泰雅族共存共榮的生活智慧。
➢ 新豐「忠信學校」的高二學生在劇場裡運用歌舞和大量的自製道具,表現了他們來自新竹各地的成長故事和地區特色。
104年度 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新埔鎮「巨埔里」一群長期關心宵裡溪受工業廢水污染的社區居民,透過劇場重新回溯新埔人舊時依傍在清澈的母親河裡浣衣捉魚蝦情景,及至大型科技廠排放廢水污染了河川,居民團結一起向財團抗爭,彰顯了人的生活環境和土地不能被經濟發展所犧牲的普世價值。
湖口鄉「湖鏡社區」座落湖口老街生活圈,居民透過劇場呈現外省、客籍混居的社區生活文化。
105年度 新竹縣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 『微笑 竹縣 好生活』社區劇場發展計畫
竹北市「隘口社區」的阿公阿嬤到社區附近的小學孩子分享課堂中發展與整理的過往故事,讓已看不到過往農田景象的新一代,了解過去的歷史。
湖口鄉「湖鏡社區」延續去年更深入討論老街與當地居民之間的關係,思考「湖口老街是誰的?」不同的身份對湖口老街的想像又是什麼?
「霄裡溪社區」今年正式籌組「宵裡溪守護協會 」,以照門日式宿舍和老樹搬遷的議題作為劇場的演出故事,讓許多不同民眾的意見紛呈、不同的社區願景被訴說。
展演社會的流變—新竹縣社區劇場走過第三年— Apr 16, 2013 7:27:16 AM
圍個圓圈──新竹縣社區劇場開始暖身!— Apr 16, 2013 7:05:47 AM
劇場之外—談新竹縣社區拜訪— Apr 16, 2013 7:24:12 AM
新竹縣社區劇場—新花一朵朵— Apr 16, 2013 7:52:54 AM
新竹縣社區劇場邁向另一個三年— Apr 16, 2013 7:44:43 AM
田間的硬頸精神-記二重埔農民劇場— Apr 16, 2013 7:55:11 AM
那些彎曲的道路—記新竹社區劇場培力計畫— Apr 16, 2013 7:39:23 AM
從人的改變到關係的轉變— Apr 16, 2013 7:21:21 AM
跨越社區的社區劇場—新竹縣聯合社區劇場的想像與實踐— Apr 16, 2013 7:42:00 AM
部落劇場進行式— Apr 16, 2013 7:36:08 AM
搭起劇場與社區的橋樑--從「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談起 — Apr 16, 2013 6:43:4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