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社會的流變──
新竹縣社區劇場走過第三年

Post date: Apr 16, 2013 7:27:16 AM

文/傅子豪、曾令羚(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講師)

故事不會從遙遠的年代說起,社區劇場裡頭的故事,總是從我自己、我的家、我的田地、我的鄰舍開啟話匣子。說著…...說著……,於是,大家發現:「啊!這原來是我們共同的故事!」這是民眾自己的歷史,映照出的正是社會的流變。

2009年開始,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執行了三期「新竹縣社區劇場培力計畫」。三年來,我們陪伴民眾運用社區劇場的方法,看見自己的故事,看見個人與社區、社會的關係。以新竹縣豐饒的常民文化養分為基底,在幾個鄉鎮市,社區劇場細火慢燉出了滋味十足的各色風貌。

第一年,竹北市的竹北社區在劇場中探討婦女參與社區工作與兼顧家庭角色期待的兩難;新豐鄉中崙村的長者們表現了客家傳統聚落的生活樣貌,道出許多客家童養媳的共同記憶。

第二年,竹北市泰和社區的居民一起挖掘了聚落變遷、產業更迭過程的地方歷史;五峰鄉和平部落的泰雅族人,在傳統生活實作經驗的回溯之中,看見部落文化和在地知識傳承的共同期待,也欣喜於在部落劇場中學習到新的對話方式。

為了落實在地師資的養成,一批新竹縣的社區劇場種子於2010年起漸漸萌芽,他們經過社區劇場基礎理念及技巧的培訓之後,跟著劇場講師進入社區觀摩,練習教案的設計與實作,累積種子的實務經驗,逐步邁向社區劇場帶領人之路。

如果能夠描繪出一道新竹縣的社區劇場風景線,我們會說2011年是奮力騰躍的一年,劇場的培訓對象跨越了單一社區,拉起了地理性或議題性的連結,在新豐鄉和關西鎮分別成立了兩個社區劇場據點,讓不同社區的居民在劇場中說自己的故事、看見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異和共同性,期待日後能更進一步討論區域性的地方發展願景。然而,要深化實踐社區劇場的公共性,它將是更漫長的歷程。

我們總說:「在劇場裡,看見自己、看見社會。」民眾是社區劇場的主人,透過身體和意識的解放,人們勇敢說出自己的故事、說出對社會的看法,重建自己和他人的關係。這,就是劇場鑲嵌在社區營造景象的用意啊!

竹縣三年,穿針引線

社區劇場運用在竹縣社造的第三年(2011年),我們突破過去單點社區示範培訓的模式,將劇場的窄門擴大,在新豐鄉關西鎮搭起了聯合劇場的舞台,讓更多社區經由劇場認識社造、認識社區身處的環境。為建立長遠的新竹縣社區劇場家族,更要將散布在縣內各地,有過劇場經驗的社區、種子師資盤點出來,由點串連成線,相互加乘,凝聚為竹縣自己所散發、有別於其他縣市的社區劇場能量。以劇場進行社造工作,除了細磨慢培之外,穿針引線、在組織間來回穿梭、傾聽溝通的功夫格外重要。

為此,在地的種子師資今年負擔了更多任務,除了跟著劇場講師在社區授課,還要作夥拜訪社區,鼓勵居民出來參加劇場。跟社區博感情,組織劇場學員。暫別了社區,種子不但有寫不完的觀摩筆記和自我反思,還要跟小組伙伴一起腦力激盪,推敲琢磨劇場教案的設計。坦白說,這真是辛苦的一仗!

「社區居民的需求是甚麼?」、「劇場與社造的關係?」、「無法按表操課的社區劇場要怎麼做?」都是講師與種子之間反覆對話的課題,也就在這樣的對話中,彼此共同編寫了社區劇場師資養成的篇章。

場景來到了社區,居民說著自己的故事,眼神中夾雜著回憶過往的歡笑與淚水,也道出對於未來生活的期待。一個個小小的故事背後都關係著整個大時代的背景以及社區的變遷,從自己往外看,透過劇場的形式,拉大再拉大、擴散再擴散,看見自己的位置、看見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關西的甜妹說:「小時候每天都要撿柴,還要跟別人搶。我最喜歡撿尤加利的樹枝,沒有很多分岔,好綁,背起來不會痛。有一天學校要帶我們去健行,從學校走到我每天撿柴的地方。爸爸說:『不用去遠足了,待在家裡拔草就好了。』」在那個橋樑被大水沖斷,就不用上學的年代,小小的甜妹:「為什麼我的家不住在河對面?下雨就不用上學!」困頓中沁出小孩子天真的生活哲學,這是走過那些艱難歲月的心靈力量。

從新豐鄉瑞興社區的故事,我們發現社區可以透過共同參與活動的精神,讓每一個人產生轉變的可能。參加社區書法班的秋妹阿婆說著這樣的故事:「我以前完全不認識字,連媽媽要過戶房子給我,都不會簽名。可是我開始學書法,大家都鼓勵我。學了四、五年,我已經可以認識字,而且我已經寫下十多本的日記,每天寫、每天寫。今天我要將參加社區劇場的經驗寫下來,做為我今天的日記。」瑞興社區有著這些婆婆媽媽,她們在社區裡做環保、做關懷據點公共廚房,期待接下來可以為社區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劇場正提供討論及對話的空間。

而透過新豐鄉坡頭社區的另一個故事,我們發現社區中大家不願面對的辛苦過去,卻是現在或未來社區發展的集體動力。社區總幹事金花的媽媽──八十多歲的朱却阿嬤說:「過去我們生活困苦,因為這裡靠海所以生長著許多林投,有一段日子我們以採林投葉貼補家用,而苦中作樂也常常幫孩子用林投葉編織做玩具。」於是,阿嬤帶著大家一起編織小鳥、哨笛,還有一塊塊用林投葉做的豆干,彷彿回到過去。

我們在劇場活動中回到過往時光,也找到居民們對於社區及地方的認同;有別於計劃在海邊為遊客新蓋的公園,劇場已在居民們心中建築一座有溫度、有生命的公園。

在社區劇場中,我們不教表演,我們跟著居民一起說故事、聽故事。做為讓居民產生對話及交流的劇場平台,透過劇場語言讓居民說話,劇場拉進了居民間的距離,擴大了社區的共識,也從串起過去、現在的時光片羽中,激起對於未來社區發展的想像漣漪。

▲瑞興社區今年加入新竹縣社區劇場培訓,理事長張鴻建並提供墨寶在社造博覽會中展覽。)
▲關西社區劇場的居民透過繪製社區地圖,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
▲瑞興社區劇場的元生阿伯,講起各種農具的使用方法,如數家珍。
▲坡頭社區的朱却阿嬤雙手俐落的編織著林投葉,旁人都跟不上。